教学形式单一、内容安排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体育教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训练、竞赛等相互脱节;学校体育组织管理乏力;学生爱体育而不爱体育课;学校体育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贡献度不高……这些都是困扰我国高校体育的现实难题。
这些难题,如今被一所地方高校破解。自2006年开始,合肥学院探索体育课程教学俱乐部制改革,创建全新的大学体育课程“全俱乐部模式”,学校一切体育教学和活动皆依托俱乐部平台展开。12年来,这项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
改革惠及数万学生。据不完全统计,合肥学院每年参加俱乐部各类课程学习和活动的会员约占学生总数的70%。普通俱乐部会员乐享运动生活,高水平俱乐部会员在各类竞赛中争金夺银,体育俱乐部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体育课程更加科学。在体育俱乐部模式下,大学体育课程不再是简单的体育课,而是全新的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体育活动“四位一体”的大学体育课程。
训练竞赛蓬勃开展。实行体育俱乐部制改革以来,学校共获得省级以上体育竞赛金牌142枚、银牌95枚、铜牌92枚。2016年,经人民网和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统计排名,没有体育专业、学生规模也并不大的合肥学院成为当年安徽省唯一的全国体育竞赛百强高校。
今年5月,安徽省教育厅下发文件,在全省高校推行合肥学院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改革的经验。
合肥学院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像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翩翩飞舞。这样的“蝶变”是怎样发生的?记者近日走进合肥学院一探究竟。
理念之变:引导学生“爱上体育课”
走进合肥学院的运动场、体育馆,随处可见正在慢跑、做瑜伽、练击剑的体育俱乐部会员们,他们三五成群,十分投入。
在合肥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主任许大庆看来,这是学校坚持12年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教学俱乐部制改革最有说服力的成果。“正是这项改革改变了很多学生,让他们从懒得运动变得爱上体育课了。”
为什么要搞体育课程教学俱乐部制改革?“这项改革的设计师是学校党委书记蔡敬民。”在学校运动场旁边的一间办公室里,许大庆向记者讲述了这项改革的源头。12年前,从德国访学回来不久的蔡敬民提出,要改革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方式。
年轻时就喜欢打排球的蔡敬民,对德国大学普遍推行的体育俱乐部非常欣赏。在接受采访时,他向记者阐述了他的改革理念:“以往的大学体育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良好体育习惯、体育兴趣的引导,使得体育课程几近成为一种外表光鲜的形式主义。比如,有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体育课外,几乎足不出户;有的学生则‘爱体育而不爱体育课’,这都与大学体育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应当如何对大学体育课重新定位、有效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们爱上体育课呢?
从2005年底开始,许大庆带领团队潜下心来,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用了近半年时间,在总结当时全国其他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改革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大胆创新,从无到有,打造了全新的体育课程教学俱乐部制新模式。通过构建一个能够满足学生不同水平层次,形式和内容迥异的课程体系,来满足学生对运动学习、练习、竞赛参与的多元化需求。
“课程化”是合肥学院体育俱乐部制改革的关键词。通过对那些过去认为是第二课堂的学校体育训练、竞赛、课外体育活动等进行课程化改造,让更多学生有了参与校园体育训练、竞赛的机会,满足了他们参与运动训练、竞赛的需求。
“在我们学校,体育训练、竞赛不再是学校体育代表队等少数‘体育精英’的专利,一大批各项目体育爱好者,通过俱乐部特有的训练、竞赛课程,不仅提高了运动竞技水平,同时又完成了规定的学分。这些俱乐部课程对那些有一定运动技能的中高级会员学生来说,具有无法抗拒的诱惑力。”许大庆说。
其实,在改革之初,合肥学院就提出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面向全体、团队学习”的改革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发展。与此同时,学校转变教育观念和管理理念、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个性化、课程形式多样化、课程安排生活化、课程评价过程化、课程管理网络化、课内课外一体化,努力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和能力,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